小长假影响,国内本周投资锐减,汽车技术公司、教育领域创企资本关注度较高。国外资本市场活跃度较低,科技硬件和企业服务领域较为突出。
与上周相比增长高达50%,国外融资数量上增长幅度更是达到84.6%,过亿元34起。但全面开花的盛况下,国内金融领域却一片死寂,共享单车、充电宝、雨伞本周也较沉寂。
国内投资地域性明显,主要集中在北上深3座城市;国内早期投资占比超过78%,国外超过50%。国外金融领域融资火热,软银集团,纪源资本动作活跃。
本周国内数量比上周增长了54.57%;5家共享充电宝创企获投,8家投资机构及个人、近2亿元资本进入;共享单车依旧有资本涌入。本周国外电商颇受关注,阿里、腾讯资本在国外频繁...
国内物流引爆小长假后的一周,5起融资2起超大额融资;国外大额融资占比44%,一半来自于企业服务。
香港创投涉足共享单车,金融、O2O大额融资较多,广深地区本周活跃;国外增幅较大,早期融资上市明显,软银和Accel投资活跃。
国内74起重大融资事件,较上周增幅高达57.4%;共享充电宝30个投资方介入,金额保守估计3亿;共享单车3起,但金额微知。国外过亿元级别融资占比高达35.5%。
共享单车资本层面混战结束,共享充电宝后劲不足,接下来是共享电动车还是共享汽车?国外Uber劲敌Lyft获得6亿美元巨额融资引争议。
国内共享充电宝持续升温,近两周获投信息不断,本周大额融资集中在中后期投资阶段,纪源资本、SIG投资较多。国外企业服务较火,A、C轮获投情况较多,红杉投资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