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页顶部通栏

苹果印度建厂的背后,培植新供应商才是真正目的

苹果于印度建厂,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降低生产成本,以促进iPhone在这个国家的销售,但这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已。事实上,对于库克来说,培植新的供应商以达到制衡目的,才是其永恒的策略。

现在,关于苹果手机有几种流行的猜想和期待,今年恰逢iPhone问世十周年,新产品估计会有颠覆性创新,消费者正望穿秋水,翘首企盼,但只需待到金秋便可知晓,何况iPhone8或许也就是一小撮发烧友的选择;相比之下,苹果的商业策略会更加耐人寻味,这会影响到全球数千万人的工作和生活。

事实上,苹果的伟大之处,不止于向世界提供了一两款优秀的手机,而是向整个人类社会提供了一种精品理念,他们对产品精雕细琢,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有时候甚至是自虐。同样,他们对供应链的掌控也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种关注细节的态度深深影响了员工和供应商们。

iPhone于十年间创造了天文数字的利润,使得一些从业者成功奔小康,甚至变得富裕,要知道,这不同于拆迁户、房地产等群体,他们只是依靠专注、努力、改变来升华自己,赚点钱也就成了顺便的事儿了。

苹果垂涎印度市场的潜力,已经是尽人皆知的事儿,经过反反复复地讨论和博弈,iPhone去印度本土生产似乎也有了一些眉目,但这个事儿之所以引发关注,不仅仅是因单纯的市场潜力和利润空间,更有对于一个相对落后社会的影响,以及9亿人口的基因改造。

大势所趋,iPhone为啥一定要去印度?

印度有广袤的土地和密密麻麻的消费者,他们的火车利用率极高,车顶和窗户上都挤满了人。自2015年起,印度就取代中国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增速最快的市场,在第一轮的智能手机市场培育过程中,三星低端手机独照鳌头,中国手机厂商也蜂拥而至共享利润,再加上印度本土推出24元的史上最廉价手机,这些已经让印度人民开始享受“移动互联网”的便利。

但在全球走俏的iPhone却始终未能征服这片土地,一来iPhone成本售价本来就高,且因印度中央/地方政府关税政策混乱,常常出现重复收税的现象,结果导致iPhone在印度的定价最高:在美国定价650美元的手机,来到印度之后就会达到1000多美元,BBC最新报道披露,iPhone7 Plus在印度的零售价高达1100美元。

要知道,印度没有太多石油,也不像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完善的社会福利,或许只有皇室人员会花上千美元购买一台手机,于是如你所见,iPhone在印度的市场份额不足1%,印度智能机市场宛若弱水三千,按照苹果的野心又岂能只取一瓢?

为了充盈印度市场,降低iPhone的价格,最好的办法就是于本土建造工厂,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高额的关税;印度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袤的土地上适合建制大型的电子生产基地,环境也没有被大规模污染,尚有一定的承受能力。

当然,印度人还缺少中国工人的勤奋和奉献精神,但完全可以通过物质条件的持续有效刺激来挖掘出本地人的工作热情,事实上,人类的欲望总要尝试着挖掘,在其见识过更优渥的生活之后,肯定也会更加努力工作。

从市场需求和劳动力状况来讲,苹果非常有可能在印度生产自家的手机,剩下的就要看先生产哪一款:随着苹果客户群体日益多元化,市面上有多达8~9款的iPhone在售,最高端的应该是iPhone7 Plus,这个手机拥有防水功能、亮黑色的外观和双摄像头,对生产工艺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大量的贵重设施以保证车间环境符合标准,尤其是两个摄像头更是属于最敏感元器件,印度首支苹果手机应该不会选择如此高端的机种。相比之下,iPhone SE则更符合印度要求,是苹果最低端机种,制程复杂程度和环境要求都相对简单。

从生产工艺角度讲,应该是iPhone SE比较希望先去印度,但这款手机的市场销量不具竞争力,苹果要想彻底征服印度,高端机种的规划也应该早已启动。其中,最核心的无非是印度工人素质的提升以及相关生产设备的维修能力,要知道iPhone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搞不定自动化设备,基本上就不用生产iPhone了。

商业战役,苹果让印度走上精品路线

苹果于印度建厂,最直接的目的就是降低生产成本,以促进iPhone在这个国家的销售,但这也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已。事实上,对于库克来说,培植新的供应商以达到制衡目的,才是其永恒的策略。

苹果一直采用双供应商战略,相互的竞争、抢单,使得库克在价格谈判时占尽了优势,这种优势最终转化为更低廉的生产成本,更诱人的销售价格,从而快速增加自己的市场份额,而供应商要想生存就不得不做出巨大的努力,以维持微薄的利润率。

现在,苹果抛出印度建厂的计划,肯定不会只给一家供应商,而是要求每家供应商出具一份“厂建计划”,谁能快速地达成产能、降低生产成本,谁就有可能获得订单,当然,依库克之精明,他是不会任由一家供应商独大的。事实上,为了创造、维护这种微妙的制衡局面,苹果甚至会自掏腰包,扶植弱小的供应商,向其传授一些自己“偷来”的经验。印度建厂,看似只是一块土地,一个车间,背后却是一场经典的商业战役。

商业战役之外,iPhone入住印度,最大的受益者莫过于本土工人,智能手机的生产线动辄会直接创造5000个工作岗位,周边的配套岗位需求则是1比1.75。如果印度能自主生产苹果手机,当地的工人不单能找到更体面的工作,也能更深层次地挖掘出印度人性中的勤勉。

因苹果之于制造工艺、资本规模、生产效率、品质有着几乎自虐的要求,这会在很大程度上筛选出高素质的印度工人,这些工人受苹果总部、中国代工商制度的感染,不仅会在操作技能上取得巨大的进步,而且在工作心态上持续提高,更关键的是,他们会因自己的努力而过上不同于本土人的生活,这些人会在城市中起到强大的示范作用,从而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而这个或许也是苹果“生而改变世界”中最精华的部分。

相信很多人都觉得印度人懒散、工作没有效率,而苹果的产业链恰恰相反,他们勤勉、高效、每天工作25个小时,车间更是要求整洁、明亮、灰尘的数量都要受到监控,这两种状态的交融简直是一部精彩的大片。笔者坚信,好的产品、优秀的人,意志更加坚强,这个集体才是真正的“生而改变世界”。

本文系作者 康斯坦丁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每天工作25小时。。

    回复 2017.02.21 · via iphone
  • 苹果的严苛成就了其伟大。

    回复 2017.02.21 · via pc

文章详情

快报

更多

16:56

微信官方公众号“智能回复”功能上线

16:45

机构:减产预期升温,下游积极备货推高多晶硅价格

16:44

日本前经济安全保障担当大臣小林鹰之有意参加自民党总裁选举

16:44

自然资源部:鼓励采取市场化方式盘活存量闲置土地

16:43

晶科科技:境外全资下属公司拟出资3000万美元认购境外私募股权基金份额

16:42

商务部召开外贸企业圆桌会

16:36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盘报7.1235,较上一交易日下降14点

16:36

国家发改委:聚焦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畅通要素流通渠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分类施策推进改革

16:36

国家数据局:将支持试点地区探索数据流通交易新模式

16:30

神州数码:公司与Oracle(甲骨文)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16:30

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大对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

16:22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关键环节

16:18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王文君任国家医保局副局长

16:13

Wolfspeed宣布200mm碳化硅材料产品组合开启大规模商用

16:12

加密货币概念股走高,Bitfarms涨超8%

16:10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跌0.43%,恒生科技指数跌0.24%

16:09

宇树科技官宣启动社招与2026届校招

16:08

甲骨文股价盘前涨近2%,前一交易日涨幅超35%

16:05

8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同比增长4.4%

16:05

星巴克员工曝月饼卖不掉垫钱自购,星巴克中国回应:正在核实情况,不允许垫款自购行为

2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