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峰会文章详情顶部

瑞立科密冲刺上市: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核心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龙头蓄势待发

在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期,主动安全系统作为行车安全核心,其国产化进程不仅关乎产业链自主可控,更成为全球汽车工业实力角逐的核心赛场。

在此背景下,深耕行业的“隐形冠军”瑞立科密,用20余年时间完成了一场从追随者到引领者的跃迁。其发展史既是一部国产替代的技术攻坚史,也是中国汽车产业链自主化进阶的生动缩影。

如今,凭借自主核心技术筑牢竞争壁垒、以头部市占率锁定市场份额,瑞立科密正携政策东风登陆深交所主板,引领国产汽车安全系统产业开启新篇章。

20年深耕,领跑气压电控制动赛道

随着汽车工业发展,电子制动技术应运而生,以ABS(防抱死系统)、ESC(电子稳定控制系统)为典型代表的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成为车辆行驶安全的首道屏障。

作为行业首批从事商用车气压电控制动系统国产化实践的企业,历经20余年发展,瑞立科密成长为国内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龙头企业,其品牌“科密(Kormee)”也已跻身行业一线品牌行列。

资料显示,瑞立科密是国内少数具备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电子制动控制系统(EBS)、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电控空气悬架系统(ECAS)等主动安全系统正向开发能力的企业,核心产品已涵盖气压制动/液压制动、电控制动/线控制动等主流技术路线,广泛应用于商用车、乘用车及摩托车的制动安全等领域。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至2023年,公司气压电控制动产品包含的制动防抱死装置(ABS)产量和销量连续10年排名行业第一;2021年至2023年,公司气压电控制动系统产品市场占有率均排名行业第一。另据招股书估测,公司ABS、ESC、EBS产品在商用车领域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4.00%、23.72%和27.92%,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

稳健增长的财务表现,彰显了瑞立科密的市场竞争力。2022年至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3.26亿元、17.60亿元和19.7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696.47万元、2.36亿元和2.69亿元。报告期内,公司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4.24%、82.37%和82.49%。

近年来,在持续巩固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龙头地位的同时,瑞立科密不断丰富技术储备及延伸产品链条,逐步进入乘用车和摩托车市场,并积累了大量具有战略合作关系的整车厂客户资源。

招股书显示,公司主营产品已覆盖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东风集团、北汽福田、上汽红岩、陕汽集团、金龙客车、中通客车、中集车辆、奇瑞、吉利、春风动力、钱江摩托等一众国内主流龙头整车企业,并出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打破国际垄断

领跑行业的背后,是瑞立科密持续技术投入筑牢的竞争壁垒。

长期以来,乘用车电控制动系统领域以跨国企业为主导,内资企业尚难以跻身国际知名汽车整车厂供应链,相关核心技术主要被采埃孚、克诺尔、博世、大陆等跨国巨头所垄断,制约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发展。

瑞立科密通过研发团队20余年持续努力,具备了主动安全系统的正向开发能力,攻破了机电耦合制动力动态协调防抱死控制技术、高安全多级异构冗余分布式系统架构控制技术、全工况多参数智能融合制动控制技术、快速可靠的车辆参数配置自识别技术、高精度分段调节控制技术与响应快、高灵敏的双阀芯气压线控电磁阀等核心技术,成功开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并实现了电子控制单元(ECU)、执行器和传感器等核心电控制动部件的自主技术开发及核心工艺的自主生产,助力国家制造业“补短板”“填空白”,推动了我国汽车电控制动行业的国产化进程。

在质量管理方面,瑞立科密构建了覆盖研发、供应链、管理、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多层次、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先后通过欧盟E-mark认证、德国莱茵公司的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和CMMI-3级等技术管理体系认证,以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等认证,确保产品的高可靠性和一致性。

瑞立科密是行业内技术优势突出的代表性企业。2019年,公司作为主要参与单位的“车用高性能制动系统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公司已承担国家级火炬计划研发项目1项、国家级863计划研发项目1项及省级研发项目4项,并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制定了9项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

截至2024年末,瑞立科密取得授权专利459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以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3项,并形成了22项与公司主营业务和产品密切相关的核心技术。

此外,公司也被评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软件企业。

政策市场双轮驱动,打开增量空间

当前全球汽车工业逐步向新兴经济体转移,国际汽车巨头以及本土整车厂商纷纷加大在新兴市场的产能投入。新兴国家人均保有量较低、潜在需求大,未来将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在国内,汽车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之一。根据中汽协数据,从2015年到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从40.13万辆增长到1,288.80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7.03%。预计未来高端配置逐步将是趋势,将带来汽车电子在乘用车成本中的比重持续提升。

目前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核心技术空心化,产业链不完整,国内自主品牌整车厂在核心关键零部件配套上被跨国企业左右,在新车型开发上受制于人,在产品供应上得不到保证。

随着“汽车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扶植包括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在内的核心零部件企业的崛起,为瑞立科密的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2025年4月,交通运输部发布《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等多项标准修改单,新规明确自2025年7月起,新生产营运货车强制安装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牵引车辆与挂车均应安装电子制动系统(EBS)。根据华金证券预计,届时将产生约30亿元的增量市场空间,瑞立科密作为上述细分市场龙头,有望从中获益。

日前,瑞立科密正式披露招股意向书,计划于9月19日开启申购,目标深市主板。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均紧密围绕公司主营业务与核心技术进行,主要用于瑞立科密大湾区汽车智能电控系统研发智造总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信息化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不难看出,瑞立科密相关产品契合汽车产业关键环节自主生产及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的产业发展趋势,符合主板“突出‘大盘蓝筹’特色,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规模较大、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优质企业”的板块定位。

展望未来,瑞立科密有望借上市契机,依托技术积累和市场优势,在全球汽车智能电控系统领域占据更重要地位,成为中国汽车零部件国产化替代和国际化拓展的典范。

本文系作者 张小夏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以前乘用车制动技术被外企垄断,现在瑞立科密打破了,国产终于站起来了!

    回复 9月18日 · via h5
  • 瑞立科密 ABS 连续 10 年销量第一,商用车主动安全领域这地位也太稳了!

    回复 9月18日 · via iphone
  • 新规要求货车装特定系统,瑞立科密作为龙头,订单不得接到手软?

    回复 9月18日 · via iphone
  • 商用车 ESC、EBS 市场份额年年涨,现在还往乘用车、摩托车领域扩,厉害!

    回复 9月18日 · via android
  • 不光有技术,还参与制定行业标准,瑞立科密在领域里话语权够重!

    回复 9月18日 · via android
  • 构建了全方位质量管理体系,还拿了好多认证,产品质量肯定靠谱!

    回复 9月18日 · via android
  • 以前买外企制动系统多花钱,现在有瑞立科密,车企成本都能降不少!

    回复 9月18日 · via h5
  • 交通运输部新规一来,30 亿增量市场到手,瑞立科密这波机遇抓得准!

    回复 9月18日 · via h5
  • 上市后能拿到更多资金搞研发,说不定还能在智能电控领域再突破!

    回复 9月18日 · via pc
  • 90 后都开始挑大梁搞研发,瑞立科密这团队活力,创新肯定没问题!

    回复 9月18日 · via iphone
更多评论
25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