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上半年进出口统计证明,与国外普遍预料的相反,特朗普空前力度的关税大棒,几乎没有改变中国出口的强劲势头。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0320.08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出口增长5.9%。比特朗普关税前的2024年增速还加快了。
与对全球贸易的态势相反,中美贸易遭受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最严重的下降。上半年双边贸易额2893.61亿美元,同比下降10.3%,净减少332.73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2155.53亿美元,下降10.6%。全部下降发生在二季度,当季中美贸易同比下降20.4%。3月份特朗普宣布对华征收10%+20%关税,4月2日再加征24%“对等关税,共计达到54%。中国政府坚决对等反制后,特朗普恼羞成怒,继续加到105%、125%和145%。4、5两个月对美出口断崖式下降。4月份当月对美出口从3月份的400亿美元骤降到330亿美元,5月份再降至288亿美元,比2024年月均437亿美元降了34%。5月12日中美日内瓦会谈达成协议,美方撤销了后加的91%关税,将24%对等关税暂停3个月,使关税回到30%水平。中方也相应取消了反制关税。因此5月下半月起对美出口迅速回升,6月份当月升至387.1亿美元,但比去年同期的455亿美元仍然低14.9%。整个上半年对美出口为2155.5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412.66亿美元低257.13亿美元,或低10.9%。
中国供应链转移:美国部分市场让位于东半球和全球南方
为什么对美出口出现的257亿美元亏空,没有影响对全球出口的增速呢?这是因为对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市场普遍明显增长,绰绰有余地将其抵销。上半年对欧盟出口增长6.6%,对东盟出口增长13.0%,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增长9.6%。如果把美国市场和东半球三大市场—欧盟、东盟、日韩港台合计,占我国全区出口比重,比一年前几乎没有变化。见下表。
表一
上表显示,2025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美国占我全球贸易比重从10.8%降至9.5%,净减1.3个百分点;欧盟这一比重保持稳定,从12.8%提高到12.9%,微增0.1个百分点;东盟比重从15.9%升至16.9%,上升1个百分点;日韩港台合计比重从19.6%升至20.4%,上升0.8各百分点。除美国以外的三大板块即东半球合计上升1.9个百分点,抵销美国比重的下降而有余。欧盟比重上升微乎其微,东盟和日韩港台合计上升1.8个百分点。综合起来,美国比重的下降被东半球比重上升抵销;而东半球比重上升基本来自中国周边。因此,中国与周边贸易的增长足以抵销对美贸易的下降。即便美国短暂对华加征关税145%,也没有改变这一格局。
出口市场板块变化体现相似格局,但东半球三板块无法抵补对美出口的下降。见下表。
表二
上表显示,东半球三板块合计增加1.3个百分点,也无法抵补对美出口比重下降2.2个百分点。这是因为从日韩港台进口同比增加了5.2%,而对全球出口同比下降了3.1%。新的抵补来自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同比强劲增长9.6%。
与进出口总体靠周边市场足以抵补对美贸易下降不同,出口需要依靠对周边市场和全球南方同时增长才能抵补。
美国供应链转移:北美与中国下降
美方统计反映出,美国相关供应链继续朝着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向欧盟即跨大西洋转移的态势。但过去几年对北美转移态势则急剧逆转。
表三
上表显示,2025年前5个月,墨加和中国占美国进口比重合计下降了5.8个百分点;从欧盟和亚洲其他主要国家进口比重合计上升了2.3个百分点。环太地区如除去中国,从其他来源合计所占比重也上升了0.5个百分点。因此可以看出,特朗普对中国施加的单边关税,明显降低了中国在美国进口中国的比重,降到一位数。其中5月份当月中国在美国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下降到5.89%。对加墨施加的单边关税,也明显降低了北美邻国的比重。但欧盟比重显著上升。在环太板块,从中国进口的减少并没有影响从其他地区的进口。总态势并不是从环太转向跨大西洋,而是明显降低对中国的依赖。
中国出口大类产品消长: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
观察市场消长后,换一个角度,即出口产品的消长。然后看与前者的关系。
根据海关统计,2025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业绩普遍恶化,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加快。但机电产品中,多数产品出口增速大幅降低,一般机械、新能源汽车、船舶的带动作用明显减弱。见下表。
表四
上表显示,2025年上半年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大面积滑坡,机电产品出口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则明显加快,表明对美出口的下降,直接影响较大的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分类情况,不能充分证明这一点。汽车出口同比增长8.2%,较2024年上半年的同比增长18.9%降速一半多。船舶出口虽然增长18.6%,但只有去年上半年增速85.2%的二成多。欧盟对华限制电动车和美国对华船舶301调查的极限限制,对我出口带来直接影响。随着中美经贸谈判逐步达成更多协议,对美出口有望继续回升,但与电动车出口无甚关系;欧盟对我贸易限制可能加强。新的增长点在哪里?需要认真研究,寻找新赛道。
特朗普关税战已经失败,但中美贸易全年负增长已成定局
受特朗普极限高关税影响,4、5月份对美出口分别大跌到330亿和288亿美元,比2024年月均437亿美元分别下降24.5%和34.1%。但反过来思考,145%的关税水平早已超过禁止性关税水平,无法进行贸易。但对美出口不但没有清零,连下降一半都没有。这充分说明中美两国供应链的紧密相扣,和美国对中国大量产品的高度依赖。
截至2024年12月份统计,美国有500种产品100%从中国进口; 2165种产品50-99.9%从中国进口,合计占美国从中国进口总额24.1%(按美方统计口径,粗折合全年1060亿美元)。其中9种稀土100%从中国进口。美国防工业1000余种武器,12486个产业链,87%的稀土依赖中国。
据商务部大数据中心统计,2025年前两个月,美国大类进口产品,中国所占比重为:
纺织品47.9%,电气设备、器具及部件29.8%;家具29.6%,计算机及电子9.6%,皮革制品33.7%,未列明制金属产品27.7%,,服装21.3%,杂项制品,30.3%,塑料橡胶用品36.6%。
因此,美国必然同时进行大量产品豁免。
下半年中美贸易额大概率是持续回升。第一个原因是中美日内瓦、伦敦会谈取得重大成果,并将继续取得成果;第二个原因是美国对世界各国全美加征关税生效,相对降低了对我关税水平。7月份对美出口有望重新超过400亿美元,但全年无法恢复到2024年5246亿美元水平。上半年对美出口总计2155.53亿美元,距2024年全年数字5246.56亿美元差3091.03亿美元。全年要追平2024年水平,需要月均对美出口达到515亿美元,这是没有可能的。因为第一,历史最高年份2022年月均对美出口额是484亿美元;第二,美国当前对华关税水平依然相当高,为30%,加上特朗普一期对华加征关税(不同机构计算水平不一,在15.3%至21%之间),总关税水平仍达到45%以上。因此估计下半年对美出口月均水平大致在420-440亿美元之间,全年达到4730亿美元左右。比2024年下降接近10%。
市场板块: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
(一)市场板块前瞻“上半年我国外贸主要市场板块的变化大势将在下半年持续,但可能出现局部回调。
第一, 全年美国比重将适度回增,占我进出口比重重新超过10%。欧盟比重在目前12.9%水平上很难继续上升,不排除下降可能。美欧东盟及日韩港台四大板块合计比重比当前51.3%可能略有上升。其中美欧比重合计将从上半年的22.4%上升到23%或略高。第二, 东盟比重可能超过17%,略高于上半年的16.9%。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比重将在目前51.8%基础上保持相对稳定。但随着美国对转口贸易限制的趋严,对东盟出口的增势有可能减缓。
(二)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
全球南方无疑是有希望的增长点。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贸易具备持续增长基础。但其中对东盟贸易增长的迅猛势头难以持续。中俄贸易在2024年达到超过2400亿美元高点后,2025年上半年回落。与非洲和拉美的贸易仍会持续增长。
我们的目标并不是全球南方比重越高越好,而是各大板块相对均衡分布。主要市场和主要先进技术来源,仍然是传统发达国家市场。但传统发达国家市场依然非常重要。中美贸易仍然是我国最重要的双边贸易。应努力争取稳住双边经贸关系大局,争取2026年双边贸易回升到2024年水平。中欧贸易仍然具有极大重要性。当前双边经贸关系一个重要问题是贸易不平衡加剧。2025年上半年与6年前2019年上半年相比,我对欧盟(加英国)出口累计增长46.2%,进口累计下降3.0%。因此,积极妥善处理双边经贸关系,争取欧盟板块比重稳定并力争有所上升,成为新的增长点,仍然不可轻视。
周边市场仍然具有增长潜力。保持与RCEP其他14国(东盟加日韩澳新)贸易稳定,也是未来重要增长点。
未来增长点将是均衡的,涉及各大主要板块。美国板块是回升,其余板块是增长。只有均衡增长,才具可持续性。这不仅是对下半年的估计,也是未来的努力方向。(本文首发于巴伦中文网,作者为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钛媒体国际智库研究员何伟文)
更多对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分析与独家洞察,欢迎点击https://www.barrons.com.cn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中国出口韧性可以,东边不亮西边亮,有办法。
中美贸易降了 10.3%,二季度掉得更猛,这影响不小啊。
贸易均衡增长才靠谱,别在一棵树上吊死。
特朗普关税没拦住中国出口,整体还涨了 5.9%,挺厉害。
东盟占比快 17% 了,以后说不定成最大贸易伙伴。
全球南方是新增长点,这块得好好抓。
东盟贸易快超 17%,以后东南亚市场更重要了。
3 月对美出口 400 亿,5 月就 288 亿,掉得也太快了。
欧盟市场也在涨,别光盯着东盟和 “一带一路”。
对美出口少了,还好东盟、欧盟补上来了,不然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