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周观察】是钛媒体旗下的特色周报产品,旨在将每周全球生态环境领域最重要的政策、事件、讨论、数据呈现在读者面前,用最真实、前沿的信息,捕捉我们身边微小而重要的变化。环球同此凉热,视野点亮未来。
政策
- 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行动方案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能源局、国家消防救援局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中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目标。《行动方案》还着重提及,要着力科学有序扩大有效需求,顺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趋势,结合新能源消纳利用和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等因素,系统性确定新型储能需求,推动实现需求牵引供给、供给保障和创造需求的高效联动发展。引导各地区科学有序布局新型储能制造项目,依托研究机构开展行业运行监测预警,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 第五批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发布
2月12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该目录中包含大型光伏电站智能柔性控制技术与装置、退役锂电池全过程清洁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压水堆核电厂热电联供技术等5个重点方向共计103项低碳技术。
- 欧盟对华生物柴油作出反倾销终裁
2月1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根据反倾销终裁结果,次日起将对原产于中国的生物柴油相关涉案产品征收10.0%至35.6%的反倾销税。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信息显示,2023年12月20日,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生物柴油发起反倾销调查;2024年8月16日,欧盟对该案作出初裁,初步裁定对涉案产品征收12.8%至36.4%的临时反倾销税;此次终裁,税率变为10.0%至35.6%。
- 特朗普解除6.25亿英亩美国近海钻探禁令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月14日,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解除前任拜登政府颁布的6.25亿英亩美国近海钻探禁令。据悉,此次解禁主要涉及美国东大西洋海岸全线、墨西哥湾东部,以及加利福尼亚州、俄勒冈州和华盛顿州沿岸的太平洋海岸以及阿拉斯加白令海的部分地区,拜登政府此前曾因环境、经济风险和危害超过了其有限的化石燃料资源潜力而颁布开发禁令。
- 英国推出海上风电激励计划
根据路透社2月13日发布的报道,英国政府已于近日启动了一项名为“清洁工业奖金”(Clean Industry Bonus)的海上风电激励计划,旨在为风电开发商提供资金,以实现该国到2030年实现能源系统脱碳的目标。据披露,该计划将为中标者的海上风电项目提供每GW高达2700万英镑的初始建设资金,希望以此推动应该风电装机规模从目前的约15GW提高到2030年左右的43-50GW。
事件
- 黑龙江多个林区被指存在盗猎野生动物
根据澎湃新闻2月16日发布的报道,去年12月底至今年1月中旬,有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在黑龙江省黑河市、伊春市、绥化市多个林区发现猎套、电网等非法猎捕工具,有不少野生动物被困、被宰杀。黑河市、伊春市等林业和草原局相关工作人员近期对媒体表示,当地每年冬季都会开展巡山清套的专项行动,且会不定期地进行逐户入户普法宣传。目前针对林区存在私设猎套电网等情况,已对相关片区巡护员作出处罚,并对该片区加强巡护管理。后续也将下达要求,要求网格员加强巡护,加强野生动物保护。
- 国内首张绿氨碳足迹证书颁出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发布的报道,2月14日,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氢能公司)河北分公司“绿港氢城”项目获得国内首张绿氨碳足迹预评价证书,顺利完成“绿港氢城”项目氢和液氨产品依据国内标准的全流程碳足迹预评价工作。报道指出,此次预评价结果填补了国内尚无科学量化认定绿氨工作的空白,为未来开展国际认证奠定基础、提升中国在氢能标准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 芬兰首个绿氢工厂开始商业化生产
据路透社报道,芬兰公司P2X Solutions于2月12日宣布,其旗下项目已经开始商业化生产绿色氢能,这标志着欧洲首批商业化绿氢项目落地。据悉,此次投产的项目位于芬兰西部的Harjavalta,产能为20MW,该公司后续还计划建造另外两个类似设施,规模也有所扩大,分别为40MW和100MW。
新能源大公司动态
- 通威股份终止收购润阳股份
2月14日晚,光伏一体化龙头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将终止向润阳股份意向性增资。去年8月13日晚,通威曾发布公告,称拟与润阳股份及其相关股东签订《增资意向协议》,以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的自有或自筹资金合计取得润阳股份不低于51%的股权,这次大手笔并购一度有“光伏史上最大并购”“光伏并购第一枪”之称,但半年后却无奈“流产”。根据通威方面的解释,自《增资意向协议》签署后,公司组织业务团队以及各中介机构积极展开对润阳股份深入的审计、评估、法律和业务尽职调查,交易各方也持续以有利于润阳股份及相关方长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了多轮详细、全面地沟通磋商,但截至目前仍有部分商务条款未能达成一致,基于对交易各方诉求的充分研讨及高度尊重,双方协商一致后结束并购。此外,通威方面还表示,双方后续拟探讨多晶硅业务合作经营相关事项,将有利于产业资源的高效利用。
- 宁德时代提交赴港二次上市申请
2月11日晚,新能源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已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该公司招股书显示,此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推进海外匈牙利工厂的建设。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宁德时代此次募资金额将达到50亿美元,若相关消息属实,宁德时代此次赴港上市也将成为2021年快手科技募资62亿美元后港股规模最大的一次IPO。
-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
2月11日,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据悉,该工厂是特斯拉美国本土以外的首个储能超级工厂,总投资约14.5亿元,年产能规模近40GWh,去年12月31日通过竣工验收,今年第一季度已开始产能爬坡,主要产品为新一代特斯拉超大型商用电化学储能系统Megapack,投产后销往全球市场。(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胡珈萌,编辑|刘洋雪)
更多宏观研究干货,请关注钛媒体国际智库公众号: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