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ITValue-文章详情顶部

极氪踩过的坑,新能源车企都避不开

由于产品迭代周期加快引发老车主不满,不只有极氪一家遇到过,而是行业普遍现象。

图片来源:极氪官方

图片来源:极氪官方

极氪8月13日晚发布2025款001和007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最近几天围绕极氪和用户谁对谁错的问题,一直在争论。

事实上,极氪和用户都没有错。一方面,极氪推2025款车型是补齐自身短板之举,也是市场竞争的结果,更是响应用户呼声的体现。从企业自身经营和市场化的角度来看,极氪没错。

另一方面,老车主也没错。站在道德和情感角度来看,2024款老车主付出的是真金白银的支持,是极氪名副其实的铁粉。而极氪半年就改款,让他们一时难以接受并爆发巨大情绪也在情理之中。

要回答极氪和用户谁对谁错的问题,就要站在智能电动这个新时代来看,而不是还停留在燃油车的旧时代中。

极氪踩过的坑,新能源车企都踩过

众所周知,燃油车的产品迭代节奏一般是三年改款、六年换代。但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尤其是智能电动车时代,由于电子零部件的成倍增加,新能源车的产品迭代周期大幅缩短,基本上是一年一改款。如极氪的全新产品开发周期只需约14-18个月。

由于产品迭代周期加快引发老车主不满,不只有极氪一家遇到过,而是行业普遍现象。过去几年,因为降价或者改款引发老车主情绪爆发的风波不断上演,特斯拉、理想、小鹏都曾遇到过类似问题。

比如特斯拉,进入2024年,也在频繁降价促销。1月12日,Model 3/Y后轮驱动版及长续航版售价进行调整,下调幅度6500至15500元不等;2月1日,特斯拉又搞出一个限时优惠,在3月底前下订Model 3/Y/S/X任意车型并交付,年费率可低至2.5%起,下单Model Y指定版本现车立享8000元现金减免;据统计,在半年时间内,特斯拉已在中国市场进行了5次价格上调,综合涨价达2.3万元左右。

特斯拉也因频繁降价和推出更新的车型,使得老车主不满而遭遇拉起横幅堵了线下店大门。 

这些企业之所以冒着得罪用户的风险也要进行改款,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围绕产品短板的用户呼声使然。极氪也不例外。

首先是市场竞争加剧让极氪不得不加快产品迭代速度。

据悉,今年2月发布的2024款极氪001原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但市场形势的变化让极氪不得不提前半年发布。而2024款车型事实上早在去年初就已经规划完成。

可以看到,从2月发布2024款001后,据了解,智驾研发团队非常努力,联调团队做了特殊攻坚,原计划今年年底实现的浩瀚智驾版提前实现了第一阶段功能上车,并在年内可通过OTA实现更多功能。

因此,原计划今年底推出的2025款001,也提前半年发布了。这些都是市场竞争加剧使得极氪不得不加快迭代节奏的前提。

其次是用户的呼声使然。

今年2月发布2024款001后,极氪收到的用户声音是,希望尽快能用上自研的智驾系统。从那时起,极氪开始大力推进自研智驾“上马”001。得益于长期的持续投入和007打下的硬件基础,得以让2025款001的智驾方案快速切换到“双Orin大算力芯片+自研算法”的自研模式上。

可以看到,用户的呼声和极氪自研团队的“给力”,让原本计划年底问世的2025款001得以在8月就实现发布。对此,安聪慧表示,新能源汽车比拼的就是快速迭代的能力。不仅仅是极氪,其他新能源车企,迭代速度也会更快。

安聪慧同时也表示,在和用户沟通环节上,极氪没有做到位。“目前,硬件方面已经迭代到位,未来比较长时间会聚焦软件迭代升级。”安聪慧说道。

说到底,2025款001的提前发布是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企业自身研发实力的体现,同时也是为了满足更多用户需求的企业良性决策。

至于老车主发出的不满情绪,极氪已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在照顾老车主的情绪。在2025款001发布后,极氪向老车主发放了1万元购车尾款抵扣,并承诺原有智驾方案仍会持续迭代升级。 

正如极氪副总裁林金文所表示的一样:“极氪参与市场竞争,势必要往前走。”林金文同时也表示,可以理解老车主的情绪,并表示在未来的产品发布节奏上,在极氪能力范围内,都会把老车主的感受和切身利益考虑在内。

如果仍在抱怨的老车主们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心中的不满情绪或许能一定程度上得到消解。首先你购买的车辆没有问题,其次产品力仍然在线,此外当初的购买决策也是自己定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极氪并没有大降价,2025款车型的推出更不会影响后续的用车体验。

如果一个新款车型的推出就让老车主“破防”,那么那些动辄降价10万以上的燃油车型,它们的老用户岂不是要“闹上天”。事实上,那些老用户通常以平常心看待,而且还希望自己所购买的品牌车型能越卖越好。因为只有企业越来越好,自己今后的权益才能得到保障。

极氪这次也一样,通过2025款车型的推出,将更好的技术和产品提供给用户,以此获得更好的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极氪才能在市场上保持持续竞争力,所有的用户才能享受到极氪持续进化的回馈。

这是极氪对用户负责任的做法。如果光考虑到老用户而停滞不前,那反而辜负了所有用户的期待。从这一角度来看,只有持续进化的极氪,才能实现与用户的双向奔赴。 

补齐短板,才是用户想要的

尽管这次极氪的进化一定程度上没有照顾到老车主的情绪,但长远来看,极氪通过改款大幅提升了其产品力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让企业获得了更持久的生命力。这是满足更多用户期待之举。

长久以来,极氪的产品被抱怨智能化能力赶不上第一梯队。而2025款车型,正是为补齐短板而来。

首先是智能座舱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据悉,2025款车型将智能座舱系统升级为“AI OS”,引入了Kr大模型,让车载智能助手“Eva”蜕变成“AI Eva”。而极氪自研的Kr AI大模型,也获得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基于大模型的智能座舱主动式服务关键技术及应用”的权威认证。 

引入大模型后,极氪车型智能座舱的进化也显而易见。包括车设、车控、导航和车载App等,均能实现完全脱手的全场景语音闭环。极氪AI OS通过调用遍布座舱内外的传感器,实现了听觉、视觉、时间、位置等多维度的主动感知能力,凭借“大语言模型”和“视觉语言模型”,它可以像人类一样,更精准地理解各种场景和需求,再通过端到端AI决策引擎的“大模型推理”“知识图谱”和“长时记忆”等能力,迅速形成基于用户习惯和场景的主动最优解,最终通过调用1000多种原子化服务,满足无限功能场景。

其次是备受关注的智能驾驶能力实现了质的飞跃。

2025款极氪001的智驾方案升级为了基于激光雷达和双OrinX智驾芯片的行业第一梯队主流方案,同时融入了极氪自研的端到端技术。这套智驾方案被命名为“浩瀚智驾2.0”,首发搭载于2025款极氪001和007上。

基于行业第一梯队的硬件布局和自研算法,“浩瀚智驾2.0”可以更快实现全场景的智能驾驶。目前,浩瀚智驾2.0已经实现了泊车场景端到端和路口场景端到端,用户体验得到极大提升。

据悉,“浩瀚智驾2.0”将率先开启城市NZP通勤模式,预计今年底将分批开启基于无图技术的城市NZP,之后的城市NZP+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开启分批推送,真正实现不限车位、不限道路、不限城市的,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城市智驾。

高速NZP方面,“浩瀚智驾2.0”将实现交付即开通,将覆盖全国高速和高架道路。此外,极氪001采用的Mobileye智驾方案,也在持续升级。目前指尖泊车功能在全新极氪001上已经完成了全量推送;高速NZP的开通城市,也已覆盖97%以上极氪用户所在的地区。

智能电动汽车比拼的就是快速迭代的能力。极氪通过不断地进化,补齐短板的同时始终瞄准行业第一梯队。这样的企业价值观和研发能力,可以保证始终留在牌桌上,最终受益的是广大选择极氪的用户。

写在最后

可以确定的是,极氪的进化,不是“割用户韭菜”的行为,更不是对用户不负责任的举动。恰恰相反,极氪的进化,是响应用户之举,是对广大用户负责任之举。退一步讲,如果极氪不再进化了,你还会选择吗?

因此,只有不断进化的极氪,才是用户想要的极氪。现在用户和极氪之间的“爱恨情仇”,长期来看未尝不是加固双方关系的过程。正所谓“伤得越深、爱得越真”。(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2024-09-10 07:25

美众议院通过《生物安全法案》,外交部:坚决反对美无理打压中国企业

2024-09-10 07:22

滴滴:将在中秋节发放近1亿司机补贴,上线中秋专属奖励

2024-09-10 07:21

国债期货集体收涨,30年期主力合约涨0.32%

2024-09-10 07:18

9月10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6.91元/公斤,比昨天下降1.1%

2024-09-10 07:17

柯文哲双手上铐、身穿囚服到台北地检署应讯

2024-09-10 07:13

极氪回应分拆智能化团队:不实,将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

2024-09-10 07:06

欧洲主要股指开盘涨跌互现

2024-09-10 07:05

A股收评:沪指探底回升收涨0.28%,华为概念股再度爆发

2024-09-10 07:03

国内商品期货收盘涨跌不一,集运欧线涨超5%

2024-09-10 06:59

葵花药业回应安徽中成药集采:影响不大,公司大块业务来自OTC,医院端销量本身不是很大

2024-09-10 06:58

公安部:全方位摸排足球领域“假赌黑”线索,深挖彻查违法犯罪行为

2024-09-10 06:54

中国足协主席宋凯回应相关俱乐部会不会受到处罚:将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2024-09-10 06:50

华为发布全球首款三折叠手机,售价19999元

2024-09-10 06:49

机构:AI需求推动2035年氦需求预估增近一倍

2024-09-10 06:48

江苏:加快首批14只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基金落地投资,启动设立第二批产业专项基金

2024-09-10 06:48

“悟空热”短期带旺行业端部分SSD需求提升,嵌入式部分高容量产品走跌

2024-09-10 06:46

华润三九回应安徽中成药集采:目前还是征求意见稿,公司会持续关注相关政策

2024-09-10 06:45

亚太主要股指收盘涨跌不一,韩国综合指数跌0.49%

2024-09-10 06:43

江苏:积极鼓励“以旧换新”,支持各地因城施策扩大房票购买不动产范围

2024-09-10 06:41

中汽协:8月新能源汽车出口11万辆,同比增长22%

15
9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