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ITValue-文章详情顶部

三次更名、融资七轮后,纷享销客能否挽回它错失的那些年?

接受金蝶投资后,纷享销客想变回它2013年的样子,而金蝶则希望纷享销客可以补足自己在云市场,特别是 CRM 领域内的短板。

1月23日,北京中关村,传闻中的CRM 厂商纷享销客获得融资一事落下实锤——国内知名软件厂商金蝶国际宣布战略投资纷享销客,金额为5000万美元。

在开场演讲中,纷享销客创始人&CEO罗旭用“凤凰涅槃”形容过去一年多的经历:“从个人来说,2016年底,我参加马拉松时心脏骤停了几秒,醒来后觉得万幸,应该是冥冥之中还有很多事没做完;从公司来看,2016年我们进行了上千人的调整,去重新定位,回归到产品。”

纷享销客创始人&CEO罗旭

纷享销客创始人&CEO罗旭

相较于之前的高调,纷享销客在2017年几乎可以说是销声匿迹,但它狂飙突进式的发展路径,的确给业界带来诸多影响。

仅是在钛媒体编辑自身的见闻中,从2016年的某个节点开始,企业服务领域的玩家们似乎突然达成了某种共识:To C 式高举高打的市场推广方式并不适用于 To B,对于企业客户来说,产品讲究的是能否满足需求,而不是所谓的流量、入口、或者免费。

而一旦要给以上观点加一个佐证,所有人的心中就会默契地出现同一个案例——纷享销客。

坦白说,这对于纷享销客来讲是不公平的,作为移动办公 CRM 领域的先驱者,纷享销客用自身的经验教育了市场。在经纬中国定义的“SaaS 元年”2015年里,几乎所有曾经、正在、即将进行企业服务创业的玩家,都多少了解纷享销客那段疯狂的历史:

2011年,原新京报副总裁罗旭离职创立纷享科技,当时定位为企业协作平台,名为“纷享平台”。

2013年,纷享科技获得IDG资本300万美元A轮融资,重新定位做销售管理,改名为“纷享销客”。

2014年7月,纷享销客获得北极光创投领投的千万美元B轮融资;同年12月,纷享销客再次获得了由DCM领投的5000万美元C轮融资。

2015年7月,纷享销客获得来自高瓴资本领投的1亿美元D轮融资。

2016年3月,纷享销客获得中信产业基金E轮融资,同时宣布:公司定位由移动销售管理平台转为一站式移动办公平台,“纷享销客”更名为“纷享逍客”;同年7月,纷享逍客再次获得华联长山兴投资E+轮7000万美元融资。

2018年1月,纷享销客获得金蝶国际5000万美元战略投资。

从融资速度来看,纷享销客曾创下一年(2014.07-2015.07)融资三轮、近两亿美元的惊人速度,也曾在2015年的下半年中烧掉上亿元,在分众传媒旗下的电梯楼宇、户外媒体、客户端等地投放大量广告。

2015年,纷享销客在分众传媒旗下的电梯楼宇、户外媒体、客户端等地投放大量广告。

2015年,纷享销客在电梯楼宇、户外媒体、客户端等地投放大量广告。

在2016年的罗旭看来,当时出现的 SaaS 窗口期很快就会结束,为了迅速把握移动办公领域内的机会,必须要用激进的品牌策略让市场快速认知纷享销客;罗旭在当时接受采访时曾表示:“纷享销客已经考虑在2018年以后启动IPO的计划,目前方向是通过VIE架构在海外上市。”

而在2018年1月的融资发布会上,不论是纷享销客还是投资方金蝶国际,都再没有谈论过“上市”的相关事宜,而经历过多次调整战略的纷享销客,也把发展重心回归到面对中大型客户的CRM 领域。

五年后,再次回归 CRM

由于纷享销客在名称以及定位的多次更改,当钛媒体向多位业内人士询问有关纷享销客的评价时,得到的回复多是对这家公司的疑问:纷享销客现在是做什么业务的?做大客户还是小客户?它现在到底叫什么名字?

纷享销客的每一次改名都和其战略变化相关,大致可分为:起步时的纷享平台(2011年)——定位销售管理的纷享销客(2013年)——定位一站式移动办公的纷享逍客(2016年3月)——重回销售管理的纷享销客(2016年末至今)。

只不过,相较于前三次的高调宣布,经历了动荡的2016年,纷享销客的第四次易名显得悄无声息。

2016年

2016年7月,“纷享逍客”召开 E+轮融资沟通会,此后便沉寂了一年多,产品名称也再次改回“纷享销客”。

在纷享销客最为激进的2015-2016年,除了耗费上亿元的市场投放以外,纷享销客还曾在一年之内,将公司员工由800人扩张至2000人,其中销售人员达1500人。

但在极速扩张下,纷享销客的产品能力却没有跟上用户规模的膨胀,多次出现产品相应过慢、服务器崩溃等问题;而其在免费与收费徘徊的商业战略,也让其客户与合作伙伴颇为“受伤”。(详情可见钛媒体2016年的报道——《成立4年、三次更改战略方向,危险的纷享逍客》

“当时我们属于从行外到行内,理解这个行业确实花了一些时间,不过这未必是坏事,有时过于传统也看不到未来。”针对此前纷享销客的市场激进策略,罗旭这样回复钛媒体。在他看来,2015年纷享销客凭借广告曾创下单月获客过万的纪录,这在当时对SaaS 行业是有积极影响的。

如今,纷享销客已经不再是一家资本驱动、以销售为主导的 SaaS 公司,在2016年末进行人员调整后,目前纷享销客员工规模在600人左右,销售仅占100多人,其余大部分为研发团队。

这样的团队构成也与纷享销客接下来的布局有关。此前,纷享销客提供的大多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外勤签到、IM 通讯的“管控类” SaaS 软件,而从2016年末开始,纷享销客开始向“连接型”SaaS 软件转型,并重点服务快消、医疗、制造行业等B2B类大客户,帮助他们与产业下游,特别是各类分销商进行系统上的对接。

根据纷享销客官方透露,目前纷享销客在2017年的营收已超过1亿元,付费客户近两万家。

对于 SaaS 公司来说,服务大客户意味着更高的客单价,但也同时要面临更复杂的个性化需求,因此,纷享销客正着重提升 PaaS 平台的能力,根据罗旭透露,纷享销客目前正着力将 IM、BI、前端UI 等能力 PaaS 化,未来可实现软件针对销售、市场、出纳等不同场景的千人千面。

不过,钛媒体也注意到,眼下罗旭时常谈及的“连接型”CRM ,以及从“销售团队的内部管控”,到“以客户为中心连接员工、渠道商、合作伙伴”的管理形式,甚至今后与微信的连接畅想,都与罗旭在2013年宣布纷享销客定位销售管理后接受采访时的理念一致。只不过,在资本的推动与 SaaS 的热潮之下,纷享销客在当时激进地选择扩张,错失了在 CRM 领域深耕产品的时机。

“蝶蜂恋”如何各取所需?

在纷享销客 7 轮的融资历史中,金蝶有着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第一位战略投资方,也将成为纷享销客的单一大股东。

根据天眼查系统的数据,目前纷享销客的股权结构中,除了罗旭作为内部股东占比35.24%以外,原先的第一大外部股东:IDG 资本合伙人牛奎光占股16.04%,也就是说,投资5000万美元后的单一大股东金蝶,其投后占股将会高于牛奎光。

天眼查系统显示的纷享销客的股权结构。

天眼查系统显示的纷享销客股权结构。

另外,经钛媒体向投资机构人士求证,金蝶投后在纷享销客占股大约在15%左右。因此粗略测算,目前纷享销客估值在 3 亿-3.5 亿美金左右。

对于金蝶来说,在这段被戏称为“蝶蜂恋”的投资中,纷享销客可以补足金蝶在云市场,特别是 CRM 领域内的短板。

相较于私有化部署的传统软件模式,“云业务”正成为金蝶集中发力的板块。根据金蝶的年中财报显示,2017年上半年,金蝶整体云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1%,至人民币约2.83亿,占集团整体收入比重上升至26.8%。其中,从金蝶云ERP升级而来的金蝶云实现收入人民币1.8亿元,同比增长70%;续费率在90%以上。

“到2020年,金蝶云业务的收入比重将超过60%。”金蝶集团CFO林波对钛媒体谈到。目前,金蝶集团旗下的云产品包括面向大中型企业的SaaS ERP软件金蝶云、面向小微企业的一站式云服务平台精斗云、移动办公平台云之家,以及电商行业云管易云等。

而在纷享销客看来,金蝶长久以来服务大中客户的经验,以及在全国完善的销售渠道体系,则能直接帮助纷享销客在产品落地层面更好地触达客户。

“金蝶对我们是战略投资,不是控股。我们一定会坚持纷享销客的独立运作。”罗旭说到。

本文系作者 苏建勋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 给小编加鸡腿🍗
  • 爱了爱了😁
  • 挺有深度的,不错
  • 紧跟时事,赞一个👍🏻👍🏻
  • 真不错,收藏了
  • 写的很不错,关注了
  • 都没有那么简单
  • 这么厉害的吗
  • 学到了学到了
  • 商场如战场,竞争激烈啊
  • 行业发展都是有周期的
  • 企业的发展都不是一番风顺的
  • 说的好有道理😄
  • 内容值得人们反思
  • 数据还是很详细的
  • 内容很精彩,夸一夸
  • 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 内容很详细👍🏻
  • 小编辛苦了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一家SB公司,去纷享销客面试过通过后,是一个为期七天的培训,培训期间,见到了纷享销客各种SB的营销培训套路,培训师没有本事还非常独断,不允许员工有个人意见,公司市场部,基本上都是刚毕业的学生,每天给他们洗脑,喊口号,各种浮夸的操作,算是见到了“纷享销客”的“厉害”! 实在是待不下去就走了,这样的公司不倒闭也快了

    回复 2018.05.08 · via android
  • 问个傻问题:“高举高打”是指低价抢市场,占领市场挤掉对手生存空间吗?

    回复 2018.01.25 · via pc
  • 最大的败笔是名字没取号

    回复 2018.01.25 · via iphone
  • 研发团队占比那么多了APP还是做成这个屌样子,挽回?拿什么挽回?

    回复 2018.01.25 · via pc

创新场景TOP50-文章右上

快报

更多

2024-09-08 14:55

广东:预计2025年新能源产业集群营收将达万亿

2024-09-08 14:50

多家保险公司开启理赔绿色通道:优先民生涉农类保险赔付

2024-09-08 14:19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中美地方气候合作今年以来取得积极成效,双方将加大合作力度

2024-09-08 14:16

商务部副部长凌激:中方愿与匈方推动两国经贸合作行稳致远

2024-09-08 14:14

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会议在京召开

2024-09-08 14:06

中金公司董事长陈亮:2024-2030年间中国在AI产业的总投资规模将超过10万亿元

2024-09-08 14:00

下周(9月9日-15日)市场大事预告

2024-09-08 13:44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支持科技创新创业应完善投贷联动机制

2024-09-08 13:43

独角兽企业发展最新数据出炉:2023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总估值攀升至超1.2万亿美元

2024-09-08 13:37

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机场单周国际货运航班创新高

2024-09-08 13:22

中国队残奥会94金76银50铜,连续6届残奥金牌榜奖牌榜第一

2024-09-08 13:19

华东容量规模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即将开建

2024-09-08 13:18

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外商投资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2024-09-08 12:56

沙特交易所将于9月23日暂停交易

2024-09-08 12:23

南方电网近七成受影响用户已恢复供电

2024-09-08 12:13

深天马A:在三折技术方案上与品牌客户已有预研项目合作

2024-09-08 12:04

9月8日新闻联播速览19条

2024-09-08 11:56

华兴资本控股:四名执行董事作出锁定期承诺

2024-09-08 11:55

广西电网95%受台风影响的用户已恢复供电

2024-09-08 11:51

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

141
6
130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