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T-EDGE文章顶部

撕下豆瓣用户的高贵面具,豆瓣电影正在被后来者一步步蚕食

竭力转型的豆瓣电影,也正遭遇后来者的蚕食。后来者,也是学习者,他们正在从用户、渠道以及场景三个层面来蚕食豆瓣电影。

你在黑豆瓣,说,你拿了多少钱。这恐怕是部分豆友的惯用语气。原因是,隔三差五地就有豆瓣老用户站出来给豆瓣把脉,且批多赞少。作为半个资深影迷,08年才注册豆瓣的我,也不遗余力地在践行这一优良传统。姑且,就用“爱之深,恨之切”来形容我的情感立场吧。

以上是对《发力新片市场,豆瓣电影是做对了,还是迷失了?》一文的补充。接下来,我要撕下豆瓣用户的高贵面具,直言一句:豆瓣电影,真的老了。

在豆瓣用户眼中,影迷大概分两类,豆瓣影迷及其他。而对于豆瓣电影的潜在危机,老用户的感受肯定更真切。在豆瓣电影的第二个十年的开始,尤其能感觉到:常把它挂在嘴边的人,鲜有真正的豆瓣用户。

这是品牌老化的征兆。竭力转型的豆瓣电影,也正遭遇后来者的蚕食。后来者,也是学习者,他们正在从用户、渠道以及场景三个层面来蚕食豆瓣电影:

一、电影自媒体

电影自媒体,咬在了豆瓣电影的封闭性上。

豆瓣电影的封闭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站内推荐机制不够精准,在连接内容与用户层面做得不够好;二是优质内容的输出能力较弱,内容生产者的价值得不到最大化。

以《老炮儿》为例,前几日一篇“最受欢迎的影评”《六爷倒下前的7个惊心细节》上了豆瓣电影首页,大意是六爷的死,是因为那些他并不在意的生活习惯,诸如不遵医嘱、过度吸烟饮酒之类。有豆友评论,说的好有道理,无法反驳;也有人说要微信转给妈妈看看。

这个例子很好地诠释了豆瓣的封闭性。影评水化迹象已现,而且刷爆朋友圈的影评鲜有出自豆瓣。一个事实是,曾经在豆瓣社区持续输出稳定内容的群体,正在向社交化平台转移,做起了电影自媒体。

面对豆瓣电影,电影自媒体的内容更个性,输出渠道也更多元,甚至于,被片方起诉都可被视为一种背书。通过内容,他们成功实现了用户和渠道的绑定,他们最经常引用的豆瓣电影元素,可能只剩下“豆瓣评分”了。

二、垂直社交平台

垂直社交平台刺中了豆瓣电影用户的内容变现问题。

从内容生产者的立场上说,豆瓣电影的变现路径过长。内容输出能力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用户不够垂直。一直以来,豆瓣都在扮演服务者的角色,给用户提供不同场景下的产品服务,但user profile更侧重于记录,难以量化内容生产者的社区影响力,变现更无从谈起。

段子手的去向,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问题。从豆瓣大神,到微博大V,再到估值过亿的自媒体,内容生产者更趋向于用户价值易量化、变现路径更短的产品。

当然,电影自媒体不比段子手,毒药、微博电影这类平台从垂直社交切入也有这方面的考量。而且,毒药和微博电影都强调打分和点评,与豆瓣电影形成了正面交锋。不过,要捕获这些自带若干粉丝的电影自媒体并不容易。除了缩短变现路径,后者还看重平台在影视产业链上的控制力,即行业资源。

“豆瓣+微博”模式的“毒药”已经吸引了一批优质电影自媒体进驻并认证,尽管“占坑”意味明显。而晚“毒药”9天上线的微博电影app,作为微博自媒体业务的自然延伸,目标不仅是豆瓣电影,还有“毒药”这类新晋入局者。这个领域已经有了一些火药味。

豆瓣电影,则正面临被釜底抽薪的危局。作为内容生产者的电影自媒体,他们选择了谁,抛弃了谁,动机并不复杂。“电影+社交”领域的商业想象力,正在把这种迁移变为一场淘金之旅。

三、在线票务平台

在线票务平台,蚕食的是豆瓣电影在场景上的决策权。

豆瓣电影的决策权一直体现在较为客观的评分及高质量影评上,用户观影决策也更为理性。然而,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消费需求被大范围激活,电影消费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也呈现出一些非理性因素。

我在上篇文章里也提到过,猫眼、微票儿们的购票页面,越来越像豆瓣,单部影片的用户打分及评论数已经高出豆瓣一个量级。这恰恰是利用了非理性因素的结果,用漂亮数字营造的热闹氛围,极具诱导性,尽管混杂了KOL和水军的影评少有佳作。

而且,国内电影票房屡创新高背后,不断做增量市场的在线票务平台功不可没。在线票务平台作为用户购票的便捷通道,入口地位也越来越重。具备闭环服务能力的,除了社交平台,还有在线票务平台,豆瓣电影的决策权反而会被弱化。

所以,豆瓣电影,真的老了。

对豆瓣电影来说,更可怕的是,社交平台和在线票务平台已经进了BAT的口袋。后者对整个电影产业或将形成统治级别的控制力。豆瓣被百度收购的传闻,也被阿北否认了。可想而知,蚕食过后,豆瓣电影最可能的结局是被BAT一口吞食。

【钛媒体作者介绍:小筑;微信公众号:xiaozhu-shuo】

本文系作者 小筑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任何一个产品和企业中的反馈环节是一个企业的重中之重,这个就像人的反射神经一样。反馈环节可以让你清晰知道环境对自身带来的变化和无常。

    作者赞过
    回复 2016.01.07 · via android
  • 豆瓣上信息很不错,缺少整理

    回复 2016.01.08 · via pc

快报

更多

19:38

证监会发布古茗控股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19:36

英伟达美股盘前短线下挫,现跌2%

19:33

英伟达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立案调查

19:32

花旗:由于供应严重过剩,油价到明年年中恐迈向每桶60美元或更低水平

19:31

巴西经济学家认为年度通胀指数在2024年将达到4.84%

19:26

大宗商品现货清算业务跨境人民币清结算服务上线

19:25

国资委:统筹推进中央企业不断优化共建“一带一路”投资合作布局

19:17

韩国虚拟资产税延期法案受阻,或明年如期实施

19:16

劳资双方尚未达成协议,德国大众集团员工举行新一轮罢工

19:14

龙湖集团:11月合约销售额85.0亿元人民币

19:09

贝因美:与科露宝销售代理合同纠纷案已立案

19:07

华大九天:中国电子集团将成为公司实控人,将公司由战略参股企业调整为控股企业进行管理

19:04

海南冬交会现场订单交易总额超45亿元

18:57

李强分别会见新开发银行、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人

18:55

一品红:控股子公司拟签署2.1亿元技术转让协议

18:54

美晨科技:拟出售昌邑赛石容器花木有限公司等三家子公司股权

18:52

李强同主要国际经济组织负责人举行“1+10”对话会

18:50

居然之家: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变更为“居然智家”

18:48

多家银行因吸存或存款绩效考核违规被重罚

18:45

5连板钱江生化:股东云南水务所持有公司股份因其下属子公司存在合同纠纷全部被司法冻结及部分被轮候冻结

2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