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纸媒的死亡来得太晚了吗?

新一代的传媒,必然是基于新技术而产生;传媒要体现今天最新的传播技术,应该将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与内容理解等技术发挥至最大。

如果以传媒进化的规律来看,纸媒死亡的结果不但是必然,而且发生得都太晚了,到今天还有人讨论纸媒的死活,其实才令人费解。

所谓传媒,就是通过对传播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建立一套传播规则、采集信息并传递出去。

从历史上看,传媒的进化规律非常简单,基本上就是两条:

1、传播技术的进化,决定传媒的进化;

2、成功的传媒,必定能将同时代的传播技术能力发挥到最大。

所以能看见的是媒体形态在变化,而媒体变化的原因,是传播技术在推动传媒变化。

上世纪90年代初,《足球》报等体育媒体爆发,如果还是铅字印刷,这样的媒体不可能出现,唯有激光照排,可以实时传版印刷,南北读者才能周一早上同时看到《足球》,否则其他地区的读者最快也只能周三看到周末的比赛报告。

上世纪90年代末,时尚类刊物的兴起,则很大原因归功于彩印机的普及。

2000年后,传播技术发展对传媒行业的推动更加明显,从纸媒到门户、从门户到移动端、从移动端到智能分发、从文图的智能分发到视频的智能分发,基础技术的进步,彻底颠覆了传统媒体。

30年中,所有最成功的媒体,都必然符合这两条规则。

如果有人对传媒的发展前路有困惑,以此两条规则推测,结论就很简单。

新一代的传媒,必然是基于新技术而产生;传媒要体现今天最新的传播技术,应该将移动互联、人工智能与内容理解等技术发挥至最大。预测2017年此刻成功的传媒,对应这些技术,应该至少具备以下特征:

  1. 海量的UGC内容来源;
  2. 承载大量信息的富媒体;
  3. 智能分发内容的能力;
  4. 用户互动功能。

因为传媒行业中人类的贡献,已经接近极限,如果没有新技术的加入,所有传统媒体必然同质化严重,编辑记者的能力之外,只有传播技术能拉开媒体的差距。

从商业角度来说,不具备以上至少一项能力的媒体,会在行业中边缘化。

虽然某些特殊情况下,他们也许长时间都不会彻底消亡,不过,这也没有太大意义。(本文首发钛媒体)

本文系作者 曾光明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本内容来源于钛媒体钛度号,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快报

更多

17:35

澳门特区第八届立法会选举总核算结果公布

17:34

中国神华:前8个月煤炭销售量2.8亿吨,同比下降9.2%

17:31

孚能科技:2027年将推出第三代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17:29

香港证监会禁止花旗环球金融前高管Richard Charles Heyes重投业界五年

17:28

福特据悉将于2026年初在德国科隆厂裁员1000人

17:22

中国《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 术语》行业标准正式发布

17:21

汇丰控股:在港交所等交易所回购约366万股

17:20

圣元环保:间接参投摩尔线程

17:20

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视频会见国际证监会组织理事会主席和秘书长

17:18

东方电热:柔性织物压力传感产品已准备量产

17:16

9部门:支持地方通过新设或纳入现有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方式,分担消费信贷风险

17:14

9部门: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

17:13

9部门: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招收2-3岁幼儿,发展社区嵌入式托育、家庭托育点

17:12

9部门:放宽中高端医疗、休闲度假等领域市场准入

17:11

9部门: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培育面向国际的医疗、会展等市场

17:06

9部门: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

17:02

9部门: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

17:00

9部门:鼓励引进国外优秀体育赛事,支持地方举办大众体育赛事

16:53

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16:48

乘联分会崔东树:8月末全国乘用车行业库存316万辆、库存42天环比降4天

1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