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要闻一:精度比肩国际主流设备,全国首台国产商业该类半导体设备已进入应用测试
近日,作为基地首批签约孵化项目之一,全国首台国产商业电子束光刻机“羲之”已进入应用测试,其精度比肩国际主流设备,标志着量子芯片研发从此有了“中国刻刀”。
爱建证券指出,SEMI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光刻设备市场规模达295.7亿美元,Mordor Intelligence预计全球光刻机市场规模到2029年将达378.1亿美元,2024-2034复合增长率为5.0%。在国产半导体产业链的通力合作下,越来越多的国产光刻机产业链企业取得显著进展,建议关注相关的投资机会。
必读要闻二:阿里启动近千人招聘,涉及夸克、AI眼镜等C端业务
据媒体报道,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智能信息事业群近日启动了大规模AI人才招聘计划,社招与校招总规模近千人。此次招聘聚焦大语言模型、多模态识别与理解、多模态训练工程以及智能体应用、AI硬件等前沿技术领域,工作地点覆盖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城市。
财信证券表示,展望未来,随着下半年Meta、阿里、Rokid、三星、理想以及其他品牌新款AI眼镜的陆续上市与交付,以及音频眼镜逐步集成AI大模型功能,市场预期显著提升,预计2025年全球AI智能眼镜总销量有望突破550万台。受益于AI智能眼镜市场热度的持续提升以及销量强劲增长,叠加今年下半年阿里、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新款AI+AR眼镜产品的发布与上市,将为全年AI智能眼镜销量超预期增长提供核心增量驱动。
必读要闻三:资本开支同比增长近120%!腾讯第二季度收入净利再双增
近日,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讯”)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第二季度腾讯总收入为1845亿元,同比增长15%;毛利为1050亿元,同比增长22%;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盈利为692亿元,同比增长18%。值得一提的是,腾讯持续加码AI战略投入。二季度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7%至202.5亿元,资本开支同比增长119%至191.1亿元。自去年四季度战略加速以来,腾讯累计资本开支达831.6亿元,当期自由现金流仍保持430亿元的充裕水平。
当前国内互联网巨头主导AI军备竞赛,阿里未来三年规划3,800亿元人民币投入云建设和AI硬件基础设施(年均投入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腾讯计划2025年资本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为低两位数,强调AI投入的“长期可观回报”。甬兴证券陈宇哲认为,国内智算中心建设加速,产业链相关环节迎来增长机会。国产大模型加速国产算力建设,看好由国内智算中心建设带来AIDC运营商、AI服务器、交换机、光模块、高速铜缆以及温控等环节的放量机会。
必读要闻四: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制成功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因高效率和长寿命而备受关注,但其运行温度通常高达700—800℃,需使用昂贵的耐高温材料,这制约了其广泛应用。据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报道,日本九州大学研究团队研制出可在300℃中温条件下高效运行的新型SOFC,有望推动低成本、低温SOFC的开发,并可大幅加快其商业化进程。
国金证券姚遥认为,SOFC凭借更高的能源转换效率、更多样的燃料选择,在数据中心冷热电联供、船舶电源、煤气化发电等场景应用前景广阔。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基本实现了SOFC的商业化运行,我国的SOFC产业处在工业示范向商业应用的过渡阶段,商业化曙光开始显现,拥有SOFC原材料生产、单电池生产能力或SOFC整体系统的设计开发技术能力的企业最具备发展潜力。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腾讯二季度财报亮眼,收入净利都涨,AI 投入没白砸。
腾讯加大 AI 投入,旗下产品能有啥新变化?
国产光刻机产业链有机会,相关企业股价会涨不?
“羲之” 光刻机对量子芯片研发挺重要,科技力 up。
我国 SOFC 产业在过渡,企业能抓住机会崛起不?
日本的燃料电池技术,咱们能跟上不?
AI 眼镜销量预期好,买相关股票能赚钱不?
全球 AI 智能眼镜销量要大增,下半年上市的款值得期待。
国产光刻机起来了,是不是不用再被卡脖子了?
这么多科技好消息,今天科技股能涨一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