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啸虎:大模型会吃掉90%的Agent

“今天的AI agent创业非常像互联网早期的个人站长。”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网络

“大模型会吃掉90%的Agent”,朱啸虎在个人小红书账号上表示。

在直言具身智能赛道存在大量泡沫之后,他强烈看好AI领域,旗下金沙江创投投资了包括AI 陪伴硬件初创公司 Robopoet 珞博智能、AI营销企业Aha Lab、AI图像生成平台LiblibAI哩布哩布AI、AIGC商业视频初创企业FancyTech等AI相关项目。

他认为,今天的AI agent创业非常像互联网早期的个人站长,DeepSeek总结的当年从个人站长起步,最终成长为有影响的互联网公司的案例今天的ai agent创业者值得参考一下。

两者具有以下特点:

  • 从"工具"或"入口"切入: 这些成功案例大多起步于解决用户最基础、最迫切的需求:获取信息 (门户)、找人沟通(IM)、方便上网(网址导航)。这些需求用户量大,且容易形成用户粘性。
  • 草根与务实: 早期的个人站长往往技术实用主义,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推广方式也贴近草根用户(如网吧推广)。
  • 抓住时代红利: 他们崛起于中国互联网普及的早期阶段(90年代未至2000年代初),用户快速增长,竞争格局尚未定型。
  • 流量为王:早期成功的关键在于快速获取巨大的用户流量。
  • 后续路径不同: 有的持续经营发展成为巨头(网易、腾讯),有的在巅峰时期被巨头收购实现财务自由(265、Hao123),创始人也因此获得资源进行其他创业或投资。
  • 真正的"个人站长"典范:李兴平(Hao123)和蔡文胜(265.com) 是最符合"从纯粹个人网站起步并做成大生意(或被高价收购)"定义的典型代表。丁磊和马化腾虽然早期团队小,但创立的就是公司实体,不过其创业精神和起点与个人站长非常相似。

但是需要区分的是:新浪 (Sina)、搜狐 (Sohu): 这些门户网站的创始团队(王志东、张朝阳等)虽然也是互联网先驱,但他们通常有更强的海归或资本背景,起步时目标就是打造门户平台,与"个人站长"草根、小规模起步的模式有所不同;百度 (Baidu): 李彥宏创立百度时已有成熟的技术和商业计划,并很快获得风险投资,起点较高;阿里巴巴 (Alibaba): 马云创业前已有商业经验,阿里巴巴起步时目标就是做B2B平台,团队和愿景一开始就比较大。

因此,最符合"互联网早期个人站长最后做成大型互联网公司"这一定义的,网易(丁磊)和腾讯(马化腾团队)是发展成独立巨头的代表,而265(蔡文胜)和Hao123 (李兴平)则是被厂头高价收购从而实现巨大商业价值的个人站长巅峰代表。

也有人并不认可朱啸虎的观点。“我觉得还是有区别,最大的不同在于AI Agent更多工具属性,而互联网早期的草根创业基本是娱乐属性(即使是工具属性的草根创业也是服务于有娱乐属性的目的)。从这种角度AI Agent的粘性还有使用频率都会比较难获得。”

另一位也表达了类似观点:“ai agent和过去的‘门户网站’不同,ai的工具属性要更强,ai agent是面向用户交付结果的产品,而‘门户网站’本身并不是依靠这一点来发展壮大。同时ai agent同质化很严重,竞争也更为激烈,市面上能交付给用户真正有用结果的agent目前也还是少数。ai agent时代不仅面临商业化挑战也要面临很大的技术挑战,为什么只有你们家的agent可以做到这个效果?可以说是更难。”

朱啸虎小红书

朱啸虎小红书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郭虹妘,编辑|陶天宇)

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交流、学习、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点击这里投稿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点击这里

敬原创,有钛度,得赞赏

赞赏支持
发表评论
0 / 300

根据《网络安全法》实名制要求,请绑定手机号后发表评论

登录后输入评论内容
  • agent的强工具属性,会创造与当前流量为王不一样的商业模式。私有数据、站长本人的业务积累、AI带来的廉价服务能力和开发能力,决定了资本难以像当年门户网站一样,抄袭、挤兑、收编垂直站点的站长。时代变了、无脑资本。

    回复 7月15日 · via android
1

扫描下载App

Baidu
map